6月14日借的《江 姫たちの戦国》上、下兩集,今天終於拼完了。
我想這兩本書自進書以來,搞不好還沒人借過,
因為就在期末考結束的那一個夜晚,我獨自一人在圖書館拼進度時,
看到大約上集的第200頁之後,發現那一頁裡書線好好的收在裡面,
那時我已經拼了一個禮拜了,還一直用不要的名片當書籤,
看到那條書線時,還有點像被當傻子一樣。
戲劇的部份現在電視還在演,加上我也漏了好多集,
我想小說的內容應該會忠實呈現在電視上吧。
只是上集的一開始,直接就從已是上野樹里演的江開始說起了,
也就是說,我在某管道看到的交待前情的第一集,書中是沒有的,
而這第一集,我覺得對日本戰國史不太瞭解的人來說,也是有那麼點用,
就是織田信長為了政治目的,把妹妹お市嫁給了浅井長政,
而後因為信長去攻打一直照顧浅井家的某家族(忘了姓氏),
決定和某家族站在同一陣線,這樣勢必就會與大舅子反目成仇,
直到最後一戰,長政逼退お市,要她帶著三位公主離開,他自己則切腹自殺,
被お市和三位公主公認的罪魁禍手,就是帶兵來打的羽柴秀吉。
如果沒有第一集這樣演給我看,那我的立場就會跟江一樣,
因為從沒有任何人告訴她,自己的父親是怎麼死的,也不知前因後果,
所以瞭解這點後,是蠻好進入故事的。
可是再來可就頭大了。
這本書的副標題很清楚的表示,這是個戰國時代的故事,
女性們之間的戰爭雖然不是打打殺殺,
但如何渡過每一天卻也是所謂戰爭的課題,
這部份我覺得算好處理,因為就是四個字-愛恨情愁,
雖然並不是用現代語表現的,可是把心一起融入故事就還能用心體會。
但是講到真正關於戰爭的部份就很難馬上理解,
關於某某之戰是為什麼發生在那裡,地理位置不熟,台詞也不好懂,
尤其是看到,秀吉的養子一個接著一個的冒出來,
一堆秀字開頭的名字,光看我就眼花了,哪還有心思去記誰是誰啊,
看到又有男生的新名字出現,我根本直接出神帶過。
不過我還是把這兩本書看完了,花了三個禮拜抽空看完。
我不敢說我完全瞭解所有情節,可是關於女性角色發生的事情倒是知情,
還有書裡面我觀察到的一些文化,例如:
1. 男人大都有側室,應該各國古代都是如此。
2. 女人可以隨便離婚再嫁人,江就結三次婚了,秀吉的妹妹旭也被秀吉逼迫離婚再和德川家康結婚,而且隨便離婚又結婚都是為了政治目的。
3. 父母用過的名字,小孩還能夠用,譬如江的第三任先生-徳川秀忠,他小時候是叫竹千代,但他和江生的大兒子,小名也可以叫竹千代。還有江的二姐初,從江那裡過繼了一個女兒過來後,也叫做初姫。
4. 為了忠義兩全而必須自殺時,武士就會切腹,女人就會選擇放火燒城順便燒自己,切腹的例子就不用說了,沒事就又要切了,看得我都在幻想切腹到底是什麼感覺。放火燒城的剛好就是お市以及和她長得很像的大女兒茶々。
其中我覺得的劇變,也就是在第一集時,
茶々阻止お市去墮掉肚子裡的江時,旁白お市自己講的,
茶々現在救了江,可是沒人知道將來她們倆會是對立的角色,
那時候真是想不到會是怎樣的一個情況,
不過在今晚拼完的進度中,終於豁然開朗,原來是這樣子!豊臣v.s.徳川。
不然照理說,她們表現的這麼姐妹情深,怎麼會有對立的一天?
拼得這麼晚把小說看完,就是想看主角死......
啊不是啦,是結尾是寫到江54歲去世以後,小她六歲的丈夫秀忠也在54歲去世,
而照料他們的墳的,是已經信了基督教的初,真是想不到啊。
希望看完了原著小說,在看戲劇的時候能有所幫助,
雖然關於戰爭和一堆男性名字的台詞我可能還是有點困難。
延伸閱讀:期末考後的圖書館